本項目電泳前噴淋、電泳槽裝置、電泳循環系統、折彎機、剪板機、壓花機等生產設備71臺套。本項目生產設備購置費為1361萬元。
項目建成后可年產3萬輛新能源電動車及5000套配件。
(1)棗莊國寧車業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萬輛新能源電動車及5000套配件建設項目,符合《2014年度棗莊市節能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》中文件要求,符合文件中指出的支持重點,“工業鍋爐改造、低溫余熱利用等節能技術改造項目;高效節能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材料研發及推廣等節能技術產業化項目和節能產業示范項目;縣級以上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項目;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示范項目;節能管理基礎提升工程,重點支持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建設、能效對標、清潔生產、園區循環化改造基礎工作等”
(2)符合我國有關政策
本項目為年產3萬輛新能源電動車及5000套配件建設項目,屬于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1年本)》(2013年修正版)鼓勵類“三十八、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”中“23、節能、節水、節材環保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開發、應用及設備制造” ,符合國家產業政策。
(3)本項目符合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》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》明確指出: “第四章 政策導向?”中:——健全節能減排激勵約束機制。優化能源結構,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,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資源環境稅費制度,健全節能減排法律法規和標準,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,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貫穿于生產、流通、消費、建設各領域各環節,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。
(4)本項目符合《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》
《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》 “三、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” 中(二)工業優化。以實現工業由大變強為核心,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、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節能減排水平為重點,深入推進產業調整振興,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、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、產業集聚集約發展,構建以高端產業、高端產品、高端技術為主體的現代制造業體系。
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。立足優勢領域,以重大建設項目為載體,強化科技人才資金支撐,重點發展新能源及節能環保、新材料、新信息、新醫藥及生物、海洋開發及高端裝備制造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,加快形成先導性、支柱性產業。到2015年,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0%。
(5)本項目符合《棗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》
《棗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》 “六、資源環境” 中(二)抓好節能減排。1.深入推進節能降耗。進一步完善節能降耗目標責任制,加強評價考核,形成節能降耗長效機制。加強節能評估和審查,合理控制能源總量,抑制高耗能產業過快增長。加大對重點行業、重點企業節能技術的改造力度,加強能源梯次利用,推進重點企業余熱余壓利用、能源系統優化和工業區集中供熱。建立淘汰機制,著力抓好電力、水泥、造紙、酒精等行業的落后工藝、技術和設備的淘汰工作。建立激勵機制,運用財稅、價格、土地等政策,充分調動企業與社會節約能源的積極性。進一步推行全社會節能,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,加強對建筑、交通、公共節能等領域的節能管理。